小時候,每當遇到不如意的事,便會以哭鬧去表達自己的情緒。媽媽總會嘗試配合我的需要。隨著成長,媽媽似乎不太理解我面對生活壓力時所帶來的各種反應,情緒波動只會換來不耐煩的回應-『咁你想點』,『你唔可以咁樣』。
漸漸地,我學會doorslam的行為。在關係中遇到壓力或矛盾,我會選擇無聲無息地把內心的門關上,停止與對方交流。我以為這是個相對冷靜和成熟的處理方式,同時是個避免自己繼續受到傷害的保護機制。可是,溝通上的誤會,所造成的傷痕,卻未被消除。
直至最近,在關係中感到受傷。我在視像通話中沉默了,隔了好一陣子才說『冇嘢講啦,拜拜』,便掛斷電話。後來,收到對方傳來的訊息:『雖然你發脾氣嗰時都係好可愛,但覺得有啲乜嘢介意或者唔開心可唔可以講出嚟?我都好想知你諗緊乜嘢呢~』。
這次的經歷與過往不同,對方並沒有因為不解而感到煩躁,反而溫柔地詢問原因,並表達對我的關心和重視。當刻的我才意識到,一直以來遇到不如意的事,我都不懂如何與對方溝通,表達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和感受。原來,受了傷的我仍然可愛,可以被愛,可以去愛。
更新時間:1/5/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