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為什麽自己會如此愚蠢?」
「爲什麽自己是這個樣子?」
「我真的很糟糕。」
不知道大家腦内有沒有聽到過這些責備的聲音?或者,人生有沒有一些瞬間會對於自己過往的一些行爲很懊惱、甚至很氣自己?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發現了很多時候相比於對別人的憤怒,我們更加容易氣自己、批評自己、又或者對過去自己做的行爲無法釋懷。
面對生活上一些不如意或者挫折時,可能有時候也會想著自己是否可以做得更好,是不是自己有問題,然後心情也會因此變得低落,繼而陷入一個惡性循環...
但,我想邀請大家先停一停,想一想,爲什麽我們會可以對別人寬容、但對自己卻是那麽殘忍呢?仿佛,自己就是自己的頭號敵人,在別人未批評自己前先踐踏自己千萬遍...
對於這種自我批評的想法,我也明白到無辦法輕易擺脫。那麽,我們該怎麽與這些聲音和平共處..?教育心理學教授Dr. Kristin Neff 曾提出過Self-compassion (自我疼惜)的概念。自我疼惜的意思是指我們願意去經歷難過的感受,並且認可他們的存在和重要性。相比起逃避「負面」的情緒,又或者需要以「好」情緒取代他們,正面的情緒會從我們接納和擁抱苦難時產生,讓我們能夠同時經歷所有情緒。當内心批評自己的聲音出現時,我們可以留意這3個重點。
1. 自我覺察,以第三人的角度觀察自己的情緒和經歷,不用過度縮細或放大。
2. 明白到自己都是人類,會犯錯、不完美,而一些個人的不足和痛苦,是所有人類都會經歷的,自己不是唯一一個承受情緒的人。
3. 用看待朋友的態度看待自己。
希望大家也能在照亮別人,成爲別人的樹洞、避風港的同時,也不忘留一些溫柔給自己:)